像徽州的大多世家大族一样,胡姓是由外地迁徙而来,入徽后“始迁篁墩”,然后转辗至婺源而到泾县溪头都,黄墩是我们这一支脉胡氏南迁的第一站。1400多年前祖先立足的地方究竟怎样?想要弄清“我从哪里来”,驱使我得到实地看个究竟。
国庆期间女儿又邀我出去转转,方向是屯溪方向,而顺带游玩的地点随我定。黄墩就在附近。而我弄清了“龙坦胡氏”南迁的首站就是“篁墩”。为追寻先祖的足迹,提议去“篁墩”。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璧村,中有古篁墩。”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和原属徽州歙县的古黄墩(篁墩)呈三角鼎立的态势在中华移民历史上都占据有重要地位。较之明代从中原移民南迁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石壁村来说,“篁墩”的移民史可以追溯到公元零年前后的汉代。不仅起始早一千多年,而且历史跨度涵盖各朝各代移民的南迁全程。
“篁墩”现改为“黄墩”,现在属屯溪区管辖。位于屯溪到徽州区、歙县的必经之道上,以前多次路过但从未关注,就是因为理到与我们“龙坦胡氏”有关,而兴致倍增。
从黄山区出发沿G3高速呈坎下,经徽州区岩寺,慈张公路线与花山旅游公路线的交汇点,伫立有徽州区与屯溪区界石镌刻有“屯溪”两个红色大字,公路的对面就是黄墩村委会。
黄墩地处古徽州月牙型盆地中端偏西,紧傍徽州的母亲河新安江,山川形胜:天马列其前,石壁拥其右,古宫辅其左;大河前绕,重山后镇。地理上的优势,千百年来,成了众多姓氏迁徙徽州最集中的始居地和徽州宗族聚居地。据资料统计,至少有三十多个氏族先后徙居黄墩。特别是两宋大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三夫子的祖籍都在黄墩,黄墩成为“洛闽溯本”的“程朱阙里”,历来被学术文化界尊之为“儒教圣地”,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是徽州文化历史辉煌的一个标志。黄墩也因此被尊称为“徽州文化第一村”。
将车停在黄墩村委会院内,问询工作人员,她告诉我们右侧的道路通向村里。沿所指的道路前行,紧挨村委会后院的就有一条小溪。两墩古石桥横跨,桥头古树枝盛叶茂。
“篁墩”最初名叫“姚家墩”,因东晋时有一个名叫黄积的,“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积生寻,庐于葬,遂家焉,改曰黄墩”。后程氏族人世居于此,因地多修篁翠竹,改“黄”为“篁”。唐末黄巢之乱时,黄巢军一路烧杀掳掠,相传,“凡地以黄名者,兵辄不犯,盖谓己也”。于是在唐末时又易“篁”为“黄”。至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
这里是倒是一片寂静处,树影在碧水中婆娑,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程、汪、吴、黄、胡、王、李、方”通称徽州八大姓。古徽州是个移民社会,史料记载,由外地迁入徽州的家族达88个,其中仅唐末黄巢起兵时就迁来了20多个姓族。王姓、朱姓、李姓、 江姓、汪姓、张姓、项姓、叶姓、程姓、金姓、潘姓、曹姓、许姓、毕姓、洪姓、姚姓、黄姓、戴姓、韩姓等都在黄墩曾留下历史的痕迹。黄墩成了徽州宗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众多名门望族从这里繁衍而出,被国内外誉为“徽州宗族圣地”。
作为自古为中华民族南北移民的重点地区古徽州,从这里迁出族人散居全国各地有千万以上。每年海内外众多华人来这里寻根问祖,黄墩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村口的古石桥依旧,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黄墩位于新安江旁,四周是平川和低山,徽州岩寺盆地和休宁盆地分列两侧,易于安顿移民。汉、唐皖南地区以歙县徽城为中心,黄墩是歙县西部水陆交通中心,商业活动相对活跃。当地百姓也易于接受外地外姓族人迁入,而徽州其它村镇闭塞,以一宗一姓族居为主,外来移民很难溶入,移民首选之地就非黄墩莫孰了。
岸边的石埠追忆逝去的岁月,潺潺的流水喃喃叙述这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我们是徽州八大姓中的胡氏后人。先人胡福在隋灭唐始的战争中,举家迁到这里。在以黄山为天然屏障,崇山峻岭掩护下的古徽州得以生息繁衍,让胡氏后人发扬光大。石桥曾留下祖宗的足迹,重走感慨万千。
古树根深,植物叶茂。从“安定胡氏”的一个分支经这里走出的胡氏后人遍布中华大地,足迹踏向世界各地。
民风犹存,生活继续。倒让人回味到清代诗人潘世镛的《晚过篁墩》中的“水绕山环峙一墩,绿烟夹道近黄昏。停车细访先人宅,犹有千年老树存”的意境。
水口不远处就是黄墩村,岸边的右侧有路通向村里。
路旁的母牛好奇的注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这是个三口之家,稍大些的惬意的浸泡在水中纳凉,而幼子依偎在母亲身旁。 古宅依旧,巷道深深。历史上诸多名人曾在此留下丰富遗迹。富仑山前,有朱家巷,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先世的故居所在。村中立有“程朱阙里”牌坊,巍峨壮观。北宋初年李方等奉太宗之命所编成的《太平广记》中,就有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对程朱理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它的名字。
时过境迁,最初南迁到这里的把它作为中转站,从这里又继续迁到别处。老屋的斑斑印记,喃喃叙述逝去的岁月。 得以这片土地,让先人胡福落脚,使之族人生存繁衍。历史悠悠、时过境迁,曾经的家园饱经沧桑,如今已经面目全非,断垣残壁依稀显露那逝去的岁月。 古徽州称为“中原望族避乱的世外桃源”,南迁的历史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初的人口迁入,为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这个南迁时间延续到后世的南北朝、隋,时间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也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黄墩就像是一个绳结,从中原南迁到这里的名门望族,沿着新安江深入到屯溪盆地之后,会先到篁墩歇一下脚,休整后再到其他地方安居下来。南迁至黄山地区的中原人联合官方对当地的山越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和同化,反客为主,中原人的后代成为了这里的主人。黄墩就是中原望族入皖的起源地。这里是徽州人的根基之地。
老屋前置放有几块石料,估计历史久远,女儿留驻与历史的交融。 明知现存的建筑并不是1400多年隋末唐初先人胡福时期的,但从累累瘢痕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想象还原当年先祖胡福率家人仓促逃命于此,重振家业的场景。 尽管有些新的建筑,但老街基本上保存下来。黄墩人对络绎而来寻根的人习空见惯,特别热情。居民主动告诉我们,街道原来是石板路,近年才改建成水泥路。说到改铺水泥路,大家一致表示很遗憾且无可奈何。 尽管不认识,但都似曾相识,与我们打招呼的人多。询问我们来自何方?来这里的事由?主动的为我们当起义务导游。感到黄墩人对家乡很有自豪感,对寻祖的“家里人”特有亲情。 看来胡姓的影响并没有“程、朱”的大,胡姓居民也不太多。一位中年男子听说我们是胡姓,立即指着一幢老宅说这家就是姓胡的,并领我们去了。但铁将军把门——主人不在家,遗憾的没有聊聊,了解他知道的一切。 新旧结合的巷弄深处门楼凸显徽式建筑的元素,看起来年代久远。 扇形门匾黑底红框,“杏林”绿色大字,表明这里是医道世家。 街道右侧的遗址断壁残垣围就,杂草丛生,带给人以荒凉的惆怅。 左侧的一个门楼既然二层,问询居民,他们告诉我,是置放农具等杂物的阁楼。佩服古徽州人对空间的充分利用。 小街两侧有众多的巷道延伸,将古村的各家各户聚集在以街道为中心的网状分布。 由于黄墩相对于封闭的婺源、黟县、歙县来说,靠近古新安江故道,是一个水路码头,而且地处盆地,经济发达。作为一个中原移民至徽州地区的发源地、中转地,兴起得早,衰落得也早。最初迁徙而来的如今已经看不到了。与胡姓相同,早已遍布神州大地。这里难寻到那个时期的古迹。 不解的是黄墩村的历史从明代之后却戛然而止了,历史文献上再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以至于到了明代之后,这里有多少人口向外迁出,全然没有记载。 街道右侧有一个巷子,女儿里走。热心的居民告诉,那是个死巷。我告诉他为了拍照,寓意穿越时空,他会心的笑了。 女儿去村委会取车,国道旁新建的居户的建筑也分不清是什么风格。 如今的黄墩已经完全看不到古时的风貌,但很多血脉传自中原的都将这里当成祖先缘起之地。明嘉靖十三年程尚宽所著的《新安名族志》中,记载了84家大族迁移徽州的过程。至今,皖南地区,还能见到这些保留着古老姓氏为村名的古村落。 离开黄墩,赶往屯溪。尽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寻踪,但满足了心愿。虽然如今的黄墩古建筑风貌基本消失,马头墙早已褪尽了昔日铅华,只有几座苍老的明代古石板桥在几棵古树边静静地伴着溪水流淌,但最大收获,是对先人的崇敬悠然剧增。
作者:胡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