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胡姓的精神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安徽好人”胡孝明:在黄土坑村的一辈子

发布者: 胡万善 | 发布时间: 2019-1-22 09:47| 查看数: 732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胡万善 于 2019-1-22 09:49 编辑

                                                                                                                      “安徽好人”胡孝明:在黄土坑村的一辈子
来源:新华网 编辑: 夏彩云 更新时间: 2018-11-21 17:02




   “这两天下雨了,朱子贵的腰腿病估计要犯,我得打电话提醒他别负重......”10月25日,75岁的胡孝明靠在沙发上,拿起一块毛巾垫在脖子上的医用围脖里唠叨着。

    话没说完,一旁的老伴谢凤菊不高兴了:“你都这样了,就不能安心养病?”

    老伴生气了,胡孝明却一脸笑容的说:“在家待的不习惯,生物钟全搞乱了!”

    这是绩溪县金沙镇黄土坑村村医胡孝明因病未去村医务室坐诊的第20天,也是他从医的49年来第一次缺勤。

    “我有义务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

    胡孝明的从医经历可追溯到1970年,彼时,黄土坑大队医疗室刚刚成立,在乡镇卫生院学了四年的胡孝明被选中,穿上白大褂成了一名村医。

    此后,黄土坑村多了个兢兢业业的胡医生。

    胡孝明每天早上7点就来到医务室,清洗针头和玻璃管的注射器,然后将大大小小的针头放进铝盒里煮沸消毒。小小的卫生室里,他是医生、护士、保洁员。直到暮色沉沉送走最后一个病人,他才关门回家。

    即便回了家,夜里也常会有村民敲门求诊,无论刮风下雨,胡孝明拿上手电背上药箱就出了门。

    村民们都知道胡医生还有个一直坚持的原则——“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挂水”。

    当时大队要求收取病人5分钱的问诊费,用于维持医务室的日常开支。胡孝明说庄稼人日子都紧巴巴的,“我有义务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有时候,几毛钱的医药费有困难的村民也拿不出来,胡孝明干脆记到自己账上。

    在胡孝明的坚持下,黄土坑大队医务室的问诊费,十年来都是5分钱。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开来,生产队也成为历史。拿到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胡孝明开始单干了,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

    此时从业十年的他已经有了扎实的实践经验,成为乡亲们信赖的胡医生。他的问诊费仅仅从5分钱涨到了1毛钱,还是坚持“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挂水”。他说,“大伙找我看病,是信任哩,不能多收钱。”

    他一直过得很清贫。1985年,爱人大病一场,花了不少钱,他四处奔走,辗转托人从银行贷款50元,才捱过去。

    贷款的事,胡孝明跟村里谁也没说。问诊费依然一毛钱,开的依然是平价药。

    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胡孝明的问诊费也加了,加到了2毛钱,直到2000年还是这个价。

    2010年12月8日,黄土坑村重组村卫生室,又聘请胡孝明为村医,一直到现在。

    48年行医,每年的门诊接待量超过2000人次,胡孝明成了全县行医时间最长、接待病人最多、年纪最大的村医,也成了对村民健康状况最了解的人:谁有什么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他扳着手指头就能说出对应的人名来。

    乡亲们说起胡医生

    在黄土坑这地方,你要是问起胡医生的事,乡亲们都能说道出个一二三来。

    被提到最多的是“胡医生肋骨预报天气”的事,这还要从许多年前的一个风雪夜说起。

    “砰砰砰!”那天晚上,有人拍响胡孝明家门,原来是邻村的村民生急病要求出诊。胡孝明顾不上风雪,骑车出门。天黑路滑,在一个拐弯下坡时,胡孝明一不留神连人带车摔到了路边,好不容易爬起来,一心记挂病人的他继续赶路。后来才知道,那一摔竟然把肋骨摔成了骨裂,这骨裂后来就成了反复发作的陈旧伤,天气一变化,胡孝明肋骨就隐隐作痛。

    另外一个广为流传的夜诊故事是“胡医生免费当护工”。

    一天晚上,一个村民突发中风。胡孝明连忙叫车将该村民送到县医院,为该村民垫付了医疗费,由于病人家属都在外地,胡孝明还义务在医院陪护了两天。等到病人家属赶到医院,胡孝明连垫付医药费的事都没提,就急忙回到村里。

    回来大伙问他:“胡医生,你陪护病人怎么不收费啊?”

    “举手之劳,怎么能收人家钱呢?”胡孝明回答的实诚。

    还有一件是“胡医生触怒胡夫人”的事。

    2014年7月的一天,胡孝明家里翻修围墙,谢凤菊在搬砖头的时候,砖垛忽然倒塌,头被砖头砸中流血,帮工的砖匠吓坏了,急忙去医疗室喊胡孝明。

    当时正好有村民在看病,胡孝明一门心思都在看病上,也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就回了一句:“现在正忙呢,没空回去”。

    这句话让谢凤菊大为光火,生了很久的气。

    胡孝明既觉得有些对不住妻子,也有点委屈,“当时有病人在打点滴,药水已经快滴完了,我要等拔了针头才行,当时也没听清楚,不知道她伤的这么严重。”胡孝明说,妻子这些年一直支持他的工作,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他学医,一个人带大了四个孩子,家里家外的忙活着,“唉,对她总有愧疚。”

    “我会坚持到再也干不动为止”

    这些年,在简陋的村卫生室里,胡孝明总是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每一份病历填写的工工整整。有时来就诊的人多,他忙得团团转,既要看病配药,又要静脉输液,还得刷卡收费。

    忙成这样,收入却不高。每个月除了问诊费只有330元的补助。

    我们问他:“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换个挣钱的行当?”

    他说:“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穿上白大褂就担起了一份责任,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挣钱!”

    再问他:“还会坚持多久?”

    胡孝明沉思了一会儿,讲起了这事。

    2010年12月起,绩溪县启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刷卡报销药费。这让胡孝明犯了难。年纪大了,对电脑一窍不通,新系统简直无从下手。

    为了服务村民,他决定从头开始。

    不会电脑, 就从认识鼠标、键盘、开机、关机开始学习电脑知识。不会打字,他就让上小学的孙女当他的拼音老师,并自制了声母韵母表和整体认读表。

    会拼还要会在键盘上操作,他戴着老花镜开始在键盘上不厌其烦地练习,把常用的汉字在自己制作的纸板上标识注明,一有空就练习,这张纸板至今还压在他键盘下。期间,他还花了20多天时间专门到镇卫生院学习操作“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系统”。

    “在这里,我会坚持到再也干不动为止。”2013年,村医胡孝明被评为“安徽好人”。(瞿佳龙/文 汪劲松  汪辉/图)



最新评论

QQ|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 )  

GMT+8, 2024-4-26 14:31 , Processed in 0.0905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