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旨在研究安徽胡氏文化胡氏家谱胡氏派系,努力打造胡氏宗亲精神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泾县龙坦胡氏家训

发布者: 胡宁生 | 发布时间: 2018-11-9 00:38| 查看数: 10125|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胡宁生 于 2018-11-9 00:40 编辑

整理、作者:吴小元、叶彩霞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1龙坦胡氏家训.jpg

    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泾县龙坦胡氏的家训。
家训原文
    秉性宜温,处事宜祥。居交宜谨,赋税宜先。事君以忠,事亲宜孝。事上宜敬,御下以宽。处乡宜睦,立身以正。夫妇以和,长幼以序。治家以法,教子以方。交友以信,亲情以义。接人以礼,待物以恕。
家训解读
    性格温和,处事要安详。交往谨慎,纳赋税要积极。对君王要尽忠心,对父母要尽孝心。服侍长辈要尊敬,对待下人要宽厚。和乡邻相处要和睦,立身行事要正派。夫妇之间要相处得好,长幼之间要有先后尊卑。要用家法来治理大家族,教育子弟要有方法。朋友之间要讲诚信,亲人之间要讲大义。接待人要有礼貌,接待物要宽容。
2龙坦村老街 现名溪头村(航拍).jpg
龙坦村老街 现名溪头村(航拍
家族传承
    胡氏系出虞舜。舜生均三十六世而至阏父,为周陶正。阏父生满。武王克商,封胡公满于陈,谥曰胡公,因以为氏,此其始也。四十六世传而至仆射公瞳,瞳生常侍公学,迁居徽婺之清华。溯自虞帝以迄常侍,历世八十有二。至八世鼻祖恢公字子宏,迁泾邑西阳,十三世始祖六公为大理评事,讳谦,字皆吉,南宋理宗时官拜大理寺评事,娶谭氏。咸淳丁卯(1267)卜居西阳。至七十一世渠公又称德四公为宣州通判,其子汝坚公迁龙坦,故又称为龙坦一世祖。自此龙坦胡氏在此繁衍,分枝散叶,成为泾县东乡的大姓。
    西阳胡氏极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据《泾县志》和康熙八年《龙坦胡氏统宗谱》记载,胡氏举人56名,进士17名,占当时全县进士的25%。据清嘉庆《泾县县志》和胡氏家谱记载的最早胡氏名人为工部主事、浙江佥事提督学政胡尚衡、福州知府胡承谋、治理陕西边塞、卜建定远新城的胡镇远、台湾兵备道、注疏《毛诗》的胡承珙等。至近代,以胡朴安、胡寄尘、胡惠生、胡耐安为代表的龙坦胡氏在文字学研究、教育、新闻出版事业中成就颇著。
4胡耐安先生照片.jpg
胡耐安先生照片
    胡氏族人在村内办学堂,先是胡氏子孙免费入学,后凡是龙坦村的小孩均可入学。最早创办的是宣统三年的“培英堂”,后更名为“培英学校”,开设新国学、体操、算术、唱歌等课程。民国十七年开办龙坦小学,培英学校并入,后更名为溪头中心小学。抗战前夕胡惠生在“溪头书屋”创办泾县龙私立坦中学,胡耐安回乡后,将学校改名为安徽省泾县私立龙坦职业中学。学员来源广泛。除教授文化课外,还教纺纱织布。抗战胜利后又改名为泾县龙坦初级中学。胡氏家族教育的发达为人材储备奠定了基础。
家训故事
胡承珙注疏《小尔雅》
    胡承珙:字景孟,号墨庄,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择翰林院庶吉士,散官授编修。历任广东乡试副考官、御史、给事中,《清史稿》记:自以身居言路,当周知天下利弊,陈之于上,方不负职。数年中陈奏甚多,多见施行。二十四年(1819),授福建分巡延建邵道,编查保甲,设立缉捕章程八条,匪徒敛迹。调署台湾兵备道,缉获洋盗张充等处置于法。之后请假回原籍。
    胡承珙是徽派朴学阵营中的知名学者,潜心于经学,尤其专意于《毛诗》。回归乡里闭户著书,与陈奂交往甚好,互相往复讨论切磋,将其毕生精力倾注于所著《毛诗后笺》之中,主要用自己所注疏的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处申述毛公本义。自从唐宋元诸儒之说及当时治《诗》经之学者,无人能于《毛诗》本文前后会出指归。又能从西汉以前古书中反复寻考,贯通《诗》经旨义,证明毛公传注本意宗旨,采集甚为丰富,曾先后三四次易稿,手自写定。写至《鲁颂.泮水章》时,不幸旧疾发作,遗言中哦陈奂代为校补。
    胡承珙将训诂考据的方法应用在治学当中,如在探研郑笺所注《仪礼》时参照古文与今文两种读本,文字上有些使用的是正字,有些使用的是假借字,有些是一定要依照古字的以及“读如”“读为”、“当为”各条,排比梳栉,考其训诂,明其假借、参稽旁采,疏通而证明之,著成《仪礼古今文疏义》。又因惠栋《九经古义》一书未及《尔雅》,于是被撰了数十条。《小尔雅》单本失传,只于《孔丛子》中收录,被世人称为伪讹之作。胡承珙通过研究考证,判断为真本原书,著《小尔雅义证》阐述之。
胡朴安筹划卖车救人
    胡朴安: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学名韫玉,号朴安,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英大学等。青年时在芜湖万春圩垦荒失败。1906年到上海加入国学保存会,入《国粹学报》任编辑。1910年与其弟胡寄尘加入南社,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宣传辛亥革命。
5胡朴安(1878~1947).jpg
胡朴安先生照片
    胡朴安在任《国粹学报》编辑的同时,为《民立报》、《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撰写社论,后又在《民国新闻》、《民权报》主持笔政,在上海新闻界颇有影响。1912年在中国公学、竞雄女学任教。针对宋教仁被刺杀一案,胡朴安发表数十篇文章,揭露袁世凯妄图实行独裁的险恶用心和卑鄙伎俩。“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要人纷纷东渡日本,国民党报馆的经济来源陷于困顿。《中国民报》被袁世凯控告诽谤政府之罪,总编邓孟硕被判决六个月监禁,当时打官司聘请律师及其它费用约需两千元,探知总理有汽车一辆,托王亮畴先生保存,作为《中国民报》留守的评论员胡朴安等人商量可否出售此汽车以作为罚款、聘用律师之用,但亮畴先生要有孙中山总理的亲笔信方允可。刚好值周景瞻往日本托带一函给孙中山,不久即得一回示,将汽车卖去得二千元,始将罚款缴纳律师费付去。
    1919年与汪子实组织发起南社分支《鸥社》。1926年出任《民国日报》社社长。上海沦陷后,闭门著述。1940年患脑溢血病废居家,悉心旧学整理。他以文字、训诂、音韵为考据工具治经治史;发展汉代朴学,引入西方进步的哲人思想,开辟新的学术境界。编纂《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诂学史》、《周易古史观》、《庄子章以浅说》、《中庸新解》、《通书新解》等专著。
    上海胜利后,胡朴安继任上海通志馆馆长,后任由通志馆改组的文献委员会主任。
胡怀琛捐金牙抗战
    胡怀琛,胡朴安之弟。原名有怀,字季仁,后改字寄尘,治诗、古文辞兼及诸子百家言。1906年与其兄胡朴安一起到上海,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中学求学。1910年加入南社,时年25岁。辛亥革命后正式入报社任编辑,以“好发议论、创新说”而闻名。他的创作品种多,其中的诗作融合新旧,柳亚子谓其“味在酸咸外、功参新旧中。”
6胡怀琛(1886~1938年).jpg
胡怀琛(胡寄尘)先生照片
    日本进攻上海时,胡怀琛退居法租界,因是文人无法在前线冲锋陷阵,所以他以诗的形式记录下1937年7至38年12月那段中国为外族所侵、遭受屈辱的历史,诗作共35篇,结集成《上武诗钞》。其中有一首为《捐赠金牙》诗,记录了抗战期间自己为抗战捐款的事情,前有说明为:数年前胡寄尘曾镶金牙一枚,后来脱落,置之文具匣中已多日。战时有募捐以慰劳伤兵者,因捐此牙赠之,能值几钱自已也不知首。在战事未发生前作者曾存钱以为修补病牙之用。战事既起,预知生活将日趋困难,此赀遂不敢用。想到自已的牙齿未补亦无他害,只不过是讲话略不清晰,然终胜于受人箝制而不能自由也。故作《捐赠金牙》:莫说黄金贵,一勾值几钱。自惭无大力,聊复算微捐。齿豁何时补,舌存犹可言。比诸遭难者,远幸首身全。
    从民国初至解放,泾县龙坦胡氏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教育发展、培养人材、提高当地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泾县龙坦胡氏在家训中提倡“治家以法、教子以方”, 在家乡积极发展私立教育、培养人材,外出闯荡又以普及文化、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的教育、新闻为主业,并于抗战时期维护民族大义,踊跃捐款,为后人称颂。
    作为胡氏一族集中的弹丸之地龙坦,不仅是泾县有名的礼义仁信之乡,而且人才倍出,让人称奇。

最新评论

QQ|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 )  

GMT+8, 2024-3-28 22:43 , Processed in 0.09926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