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胡氏宗亲网,胡姓的精神家园

标题: 贵州隆里明经胡氏(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11-1-4 10:30
标题: 贵州隆里明经胡氏(原创)
本帖最后由 胡植诚 于 2011-1-4 10:31 编辑

    在贵州高原上的锦屏县隆里古城中居住着一支明经胡氏。现有胡姓150户,752人。隆里胡姓主要是海公支。海公支系的始迁祖海公,从培寨迁徙至隆里,是新化所始迁祖德忠公的四世孙,祖籍安徽宁国府,属于明经胡氏己伯一派分支。
     胡氏一世祖德忠公于明洪武末年(1398年)从祖籍江南宁国府宣城县铁牛巷胡大街携二子------子良、子申戌守湖广五开卫新化所。二世祖子良生三世祖胡让公,则一世祖带二世祖子良、子申经湖南返原籍(一世祖、二世祖返原籍的情况不明)。留下的三世祖胡让公在永乐三年(1405年)由新化所迁培寨对门大山居住。不是栖身之地,复迁胡家屯(亮司村吊井边),让公子孙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胡家屯修建了宗祠。后来,全部迁到牛头山下营盘湾居住。至现在营盘湾就成为这支胡氏的发源地,并于2007年重建了胡氏宗祠(原宗祠地基仍在亮司)。从一世祖德忠公驻守湖广五开卫新化所到三世祖让公定居营盘湾起距今609年的历史。从三世祖让公发展到了二十四世共454户1826人。分居在锦屏县的营盘湾、笋屯、老屯、隆里、地潮、固本、锦屏城关;榕江县岑向、乔亥、葫芦形、高梗、宝寨、活彦、巫婆、城关、农场;黎平县纪德、尚重、城关;剑河县的南嘉镇、反排村;三穗县的台烈镇;凯里、施秉、镇远三县市的城关。

     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是明朝“调北征南”,“屯田戍边”形成的军事城堡,现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隆里居民的祖先大多来自江南,以安徽、江西居多,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有明显的徽派特点。隆里的文北,以汉文化为主,特别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以民间为载体的玩花脸龙、迎故事、唱戏等,均颇具特色。隆里是在1386年开始修筑土城,并在十多年后明成祖继位后施行军屯制,以便随时镇压叛乱的少数民族。 当地学人编纂的《隆里古城集》明朝皇帝从中原调来这里驻守的常备军有360人,还有千户等各级官员13名,还下令“一官不得擅调,一军不得擅差,子孙世袭其职。”清代依袭明制。
    隆里胡氏也叫“客家人”。他们唱的是客家山歌,演的也是汉戏。 隆里胡姓主要分布在西门大街、“木马街”、“背街”、北门大街和“燕子上”。尤其是北门大街和“燕子上”全是胡家人居住,也是隆里的大姓人家,胡家也出了很多名人;胡姓家族喜欢在正月间上山打猎,主要是打野猪,或有人说自家的庄稼被野猪吃了,告诉了他们,只要带头的一声吆喝,他们就带着猎狗出门打猎去了。根据山形、野猪的跑向,枪法好的猎手在一定的位置埋伏,其它人就到处打石头,让猎狗去追,直到把野猪追出来,把野猪赶向埋伏圈。打死野猪后,把它抬回家,把野猪耳朵拉到那,就把野猪头从那里切下,猪头敬给打死野猪的人,大家再评分剩余的野猪肉,有猎狗的人家猎狗也有一份;如果外人在野猪跑动时跟着吆喝,打死野猪后,主动点和他们把野猪抬回家,外人也可分一份,他们很耿直、大方、豪爽,按他们的说法是“玩意子(好玩的意思),分剩下的野猪肉,当然是留给几个老朋友猎人的了,他们喝米酒吃野猪肉,交流些打野猪的经验,他们感觉很快乐。
      时过境迁,隆里胡氏门第写的是“安定第”,族谱标识“安定堂”,且自称苏湖氏,但却是大唐李氏后裔。应属于“陇西堂”。不过,他们的做法也符合家法,毕竟安定胡氏先祖胡清是明经胡氏的义祖,改姓后,一直沿袭“安定堂”胡氏这个传统。正是为了区分和标识这支胡氏,始祖胡昌翼便取“明经胡氏”这个派别的称号。当然,这也导致少数明经胡氏由于族谱损毁,便一直以为自己是正宗的安定胡氏,从而迷失了远祖溯源的方向,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为一段姓氏传奇注入神秘的色彩,让人百思不解啊!

作者: 胡国平    时间: 2011-1-7 15:41
宣城县铁牛巷,过去是有这个地方,经我多次打听,在现在的东门大桥附近,目前姓胡的可能迁移走了.
宣城市:胡国平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11-1-15 10:26
此支胡氏又自称黎阳胡氏。目前,瓜藤谱已经新续开谱。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11-5-14 10:26
黎阳,即现在的贵州黎平县。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0-6-3 22:16
贵州新化所胡氏世系求证:胡汉言——胡日朝——?——胡庭瑞(德忠公)——子良公、子申——让公,请知道的宗亲斧正为盼!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0-6-3 22:17
胡氏一世祖德忠公于明洪武末年(1398年)从祖籍江南宁国府宣城县铁牛巷胡大街携二子------子良、子申戌守湖广五开卫新化所。二世祖子良生三世祖胡让公,则一世祖带二世祖子良、子申经湖南返原籍(一世祖、二世祖返原籍的情况不明)。留下的三世祖胡让公在永乐三年(1405年)由新化所迁培寨对门大山居住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1-1-25 13:04
本帖最后由 胡植诚 于 2021-1-25 13:07 编辑

安徽省宿松县下仓镇长桥村下大房明经胡氏宗谱

   
第一世始祖昌翼:字宏远,号眉轩,生三子:延政  延宾  延臻     
第二世延臻公:字以福,系始祖三子,生二子:文昊  文晟     
第三世文晟公:系延臻公次子,生六子:令慕  令宝(己派)  令询  令绪  令极  令敏     
第四世令宝公:系文晟公次子,生於宋瑞拱年,子士才、士练   
第五世士才公:系令宝公长子,生於宋详符三年,生子三:汉言(考川己伯一派)、汉衍(考川己伯二派)、
                       汉平(考川己  伯三派)     
第六世汉言公:系士才公长子,生三子:日宣、日朝、日昕     
第七世日宣公:系汉言公长子,子如中     
第八世如中公:子国瑞     
第九世国瑞公:子知方     
第十世知方公:子应诚,迁徽州休邑(宁)     
第十一世应诚公:迁徽州休邑(宁)始祖,葬赵人屋后佛山驼园癸丁向,子世雄   
第十二世世雄公:子十二     
第十三世十二公:子三八     
第十四世三八公:子伯三   
第十五世伯三公:子万四     
第十六世万四公:子庆四     
第十七世庆四公:子重三     
第十八世重三公:子德成     
第十九世德成公:子社伟     
第二十世社伟公:子寄真     
第廿一世寄真公:子天元     
第廿二世天元公:子福寿   
第廿三世福寿公:子积福     
第廿四世积福公:字方塘,明弘治七年 (1494年) 年迁松始祖,生于明成化乙酉(1465年3月19日),殁于
                         嘉靖已酉年(1525年5月初6日),配黄氏,生六子:吉、台、誉、荣、暠、嵩。   
第廿五世世吉公:字修轩,系积富公长子,生五子     
第廿六世思齐公:字建修,系世吉公长子,生五子     
第廿七世名丽公:字恒升,系思齐公五子,生三子     
第廿八世必延公:字九思,系名丽公长子,生六子   
第廿九世大冲公:字尧咨,系必延公长子,生二子   
第三十世登占公:字明远,系大冲公次子,生二子     
第三十一世科甲公:字魁元,系登占公长子,生三子     
第三十二世文建公:字执中,系科甲公次子,生四子     
第三十三世贤顺公:字应茂,系文建公三子,生一子     
第三十四世焕衡公:字春松,系贤顺公之子,生四子     
第三十五世发芹公:字森发,系焕衡公四子,生五子     
第三十六世彦记公:字怀忠,系发芹公五子,生五子,生于1937年5月初8日,1958年迁居江西省彭泽县龙城镇     
第三十七世哲顺公:字顺琪,系彦记公长子,彭泽二中教师。

注:     胡顺琪系明经胡氏第三十七世裔孙,系宿松县下仓镇长桥村哲字辈第十四世裔孙,现居住在江西省彭泽县龙城镇。     胡顺琪生于1963年7月14日,1984年6月九江师专化学系毕业,彭泽二中教师,教研处主任,中教高级,省、市化学学会会员。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1-1-25 13:39
胡延臻,字以福,后唐清泰甲午年(934)九月十五生,宋大中祥符甲寅年(1014)十月殁,享年81岁,娶程氏,合葬考水焦坑口,育二子十孙,长子文昊,次子文晟。文昊又生四子:令福、令勤、令诜、令,文晟生六子:令恭、令宝、令询、令绪、令极、令敏,以天干地支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派,三房世居婺源考水。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1-1-25 13:42
第六世汉言公:系士才公长子,生三子:日宣、日朝、日昕     
第七世日宣公:系汉言公长子,子如中     
第八世如中公:子国瑞     
第九世国瑞公:子知方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1-1-25 13:45
本帖最后由 胡植诚 于 2021-1-25 13:46 编辑

第六世:汉言
第七世: 朝公(?)
第八世:?
第九世:廷瑞(德忠)
第十世:子良、子申;
第十一世:  让公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1-1-25 23:29
本帖最后由 胡植诚 于 2021-1-25 23:44 编辑

第五世士才公(字邦傑):令宝公长子,生子三:汉言、汉衍、汉平(字);
第六世汉衍公(字希甫,号称积善居士):士才公次子,生子三:武、贡、理;
第七世武公(字子文):系士才公长子,生子三:柜、桓、昇;
第八世昇公(字时中):武公季子,生子捎;
第九世捎公(字元成):昇公子,生子三:之渊、之茂、之瑞;     
第十世之渊(字德源):捎公长子,生子忠;
第十一世忠公(字孟元)
作者: 胡植诚    时间: 2021-1-26 00:06
绩溪龙井(宅坦)明经胡氏的迁徙流布及排行

    人口的迁徙是治平时期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绩溪的一部分,宅坦人也欢喜人丁旺,重开族,为了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宅坦人不得不向外迁徙拓展生存空间。宅坦先辈向外迁徙大体可分为“开族”、“经商”和“避难”这三种形式。
    开族型迁徒:从宋代建村至明朝初期,宅坦先人外迁的地点不远,主要局限于原徽州一府六县的范围之内,外迁的目的是为了“开族”,扩大胡姓的分布范围和影响,如第七代迁尚廉冲,第九代迁后宅(今西村自然村),第七代胡德真迁杨林,第十八代胡天寿迁歙县竹园
等;就是这类为开族而迁徙的例证。具体分布如下:本县本镇范围8次;本县外乡镇3次;本省外县4次,外省两次。
    经商型迁徙:这类迁徙始于明代后期,盛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止于民国中期,前后达300余年。明清两代,徽商崛起,宅坦先人为摆脱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为经商谋生纷纷向外迁徒(也有少数人因读书仕进而栖止他乡)。其中一部分人仍年老返乡,但大多数
在外埠置产定居。外迁主要走水路:北上沿水阳江、青弋江乘船抵芜湖,再往宁、沪、汉;南下由深渡经新安江去杭州、兰溪、金华、衢州,再由衢江、金溪、信江去江西的玉山、铅山。据宗谱记载和老人回忆,村人外迁清代以前以苏浙皖赣四省为主;清代后期迄民国村人外迁的省市以上海浙江为主;建国以后,村人由于就业、服役、顶职而外迁的分布几遍国内乃至日、美等国。经商的比例很少。
    避难型迁徒:历史上宅坦虽长期偏安一隅,但仍经历了不少劫难。据旺川的<应星日记)记载,明末清初,绩溪岭北各都士兵蜂起,为害乡里。如顺治三年(1646)6月宅坦村就被“焚劫一空”。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县境连年激战,村人深受其殃。为避战乱,村人开始了逃难大迁徙,据谱牒等资料统计,村人为躲避这场战乱而外迁者近千,主要分布在江西铅山、玉山、浙江的兰溪、衢州以及上海、天律等地,其中不少人死于逃难途中。1949年,又有两户宅坦籍人由大陆移居台湾。
    建国后至70年代末,由于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控制农村劳力外流,村人外迁渠道受阻,这期间除50年代初一些旅外人员的家属迁往配偶所在地及少数人由于复员转业、升学分配而定居外地外,其余均居村务农或习手艺。改革开放后,村人向外创业:、经商、顶职、升学分配及服役转业等。
    附:宅坦人外迁列详
    1、以开族为主的外迁支派(公元1030年—1540年)
    第五代胡文举迁七都寨里,此派共传至三十代止,原村址已成废虚,后由尚廉冲派取代;
    第五代胡文简、胡文秀迁安徽南陵管胡塘,该支传第十五代胡寄士止;
    第七代胡德安迁尚廉冲(今属上庄镇),此支现有明经胡姓人近300人,1920年参与宅坦会修宗谱;
    第七代胡德真迁杨林,即今上庄。胡适是龙井(宅坦)杨林派后裔。
    第九代胡宗文迁后宅,即现在的宅坦村西村自然村,现有明经胡姓人130人,1926年因故自修宗谱;




欢迎光临 安徽胡氏宗亲网,胡姓的精神家园 (http://ahhs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