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濉溪县南坪镇:传统“杠子馍”香飘四方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182

帖子

12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68

网站推广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特殊贡献勋章团结和谐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在濉溪县南坪镇古坪街“杠子馍”加工店,胡长友一家正在制作传统“杠子馍”,以满足慕名前来的游客和本地群众消费需求。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杠子馍”,有二十多厘米长、八两多重,外形酷似杠子,因制作中要用杠子反复碾压面团,做出来的馍十分筋道,故名“杠子馍”。“南坪杠子馍”色泽鲜亮,饱满圆润,口感筋道,自然香甜,味道纯正,软硬适口,是当地的传统美食。随着当地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热推动了当地传统土特产的生产经营,杠子馍供不应求成了常态。
  在杠子馍制作间,一种特制的杠子,两米多长,一头插进案板上的铁环里,另一头握在手里,利用杠杆作用不停地对面进行摁轧,面一点点变平变薄,然后撒上干面,叠起来继续再轧,如此反复不下几十次,直到面变得更加精细,表面光滑,摸起来像绢缎,这样最后卷起来的时候,保证馍里外如一的细腻筋道。同时,杠子馍要做得好,面粉不仅要好,还需采用传统发酵方法发面,用面头而不用酵母,所以面发得透、发得香。蒸也是制作杠子馍的一个重要环节。原先用地锅烧木材旺火来蒸,为了节省人力、环保卫生,两年前已经用上了电锅,蒸出的杠子馍外面黄而不焦,掰开后里面一层一层的,闻一闻,面香扑鼻,尝一尝,暄软又筋道。
  胡长友作为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坪杠子馍”(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平日一天能做6袋300斤面粉,节日期间一天要做15至20袋面粉,即便如此,质量上胡长友从不懈怠马虎,选用的面粉一律是好面粉,和面一遍都不能少轧,该有的工序一道不少,持之以恒就是为了坚守传统手艺,让乡间美味香飘四方。
  目前,“南坪杠子馍”已成为当地特产品牌。不论当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来到南坪,必买杠子馍。(李鑫 范胜明)

114

主题

182

帖子

126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68

网站推广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特殊贡献勋章团结和谐勋章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57 | 只看该作者
杠子馍有两拃多长、八两多重,外形酷似杠子,因制作中要用杠子反复按压,而名曰“杠子馍”。南坪杠子馍产自濉溪县南坪镇古坪街南段的一家民居小院,由胡长友、岳梅夫妇经营,远近闻名。

  

胡长友、岳梅夫妇的儿子儿媳在销售南坪杠子馍。 摄影 记者 万善朝



刚出锅的南坪杠子馍香飘四溢。 摄影 记者 万善朝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古坪街,在杠子馍制作间,看到杠子是一种特制的木棍,两米多长,一头插进案板上的铁环里,另一头握在手里,利用杠杆作用不停地对面进行摁轧。“轧面是力气活,一个人干很辛苦,有时候需要两人轮流替换,面一点点变平变薄,然后撒上干面,叠起来继续再轧,如此反复不下几十次,直到面变得更加精细,表面光滑,摸起来像绢缎,这样最后卷起来的时候,保证馍里外如一的细腻筋道。”岳梅已年过半百,但做起大馍依然麻利。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工杠子馍的大部分工序已改为机械化,但杠子馍的味道一如既往。

  “杠子馍好吃,但做起来特别费劲。杠子馍不用在大面盆里和面,直接将一袋面倒在案板上加水调和。”岳梅介绍,以前和面费劲,要在案板上两手不停地拢着、拌着,稍微成型之后再不停地搓揉,杠子馍最关键的就是面的发酵和糅合程度,对面的揉搓时间越长、力度越大,出来的馍就会越筋道,吃起来也越香。如今,采取机械和面,但也需要手工操作,在和面时间、工序上不能少,每次和面她都要在场看着,生怕出现不到位的现象。

  杠子馍要做得好,不仅要面粉好,还需采用传统发酵方法发面,用面头而不用酵母,所以面发得透、发得香。蒸也是制作杠子馍的一个重要环节。原先用地锅烧木材旺火来蒸,为了节省人力、环保卫生,两年前已经用上了电锅,蒸出的杠子馍外面黄而不焦,掰开后里面一层一层的,闻一闻,面香扑鼻,尝一尝,暄软又筋道。虽然是用电锅,但也要有专人看护,蒸锅房也是请人特制的,锅口很大,锅肚也大,32个杠子馍沿着锅口一圈竖着摆齐,底部空余也全部摆上,贴锅的就有馍饹馇,底部的没有饹馇,照顾每个顾客喜好。

  杠子馍不仅味道可口,还特别顶饿,易于保管。过去,外出的人常作为干粮带在路上吃,能搁上十天半个月。如今,春节后,有打工者带百余元的杠子馍到外地,往冰箱里一放,能吃一个多月,不仅有家乡味道,还经济实惠。

  不光南坪人爱吃杠子馍,周边镇村群众也都慕名而来。有的到远方亲友家,把杠子馍做为南坪特产,捎带着过去;还有在外地求学工作的,带出去让同学同事品尝,口碑相传、名声大噪,来到南坪,必买杠子馍。

  杠子馍供不应求成了常态。平日一天能做6袋300斤面粉,春节前后可以做15至20袋面粉,即便如此,质量上胡长友、岳梅从不懈怠马虎,选用的面粉一律是好面粉,和面一遍都不能少轧,电力机械也用的精细到位,该有的工序一道不少,人手不够就请工人。

  当年的小两口如今已是两鬓染霜,平日里做馍、卖馍大部分都是儿媳妇。“做杠子馍习惯了,舍不得丢掉。干这一行需要能吃苦,每天当大家伙吃饭的时候,正是做馍卖馍忙碌的时候。”没想到南坪杠子馍被列为非遗,儿子儿媳也愿意继续干下去,夫妻俩心中的石头终于着了地,再也不怕手艺失传了。(记者 吴永生 特约记者 邹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1 )  

GMT+8, 2024-9-21 10:50 , Processed in 0.119486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